点击下方卡片
回复“30”抽取经典纸质书
回复“50”领取50本超赞好书
作者 | 临公子
01
KOL之间有时会蛐蛐一些事,比如哪个人不值得帮忙、所有付出和价值ta都不当回事、妥妥的黑洞反馈,把人用完当药渣。
比如谁永远只在需要帮忙时找来,开口即伸手,而别人要帮忙时ta却和玩似的。
我觉得是这样:
人与人天然不同,不需要去理解这种不同,论迹不论心,看动作即可。
第一轮都给对方机会,第一轮结束后,你就复制对方的做法。
这样,坏的及时止损,好的更上一层。
这策略不是我想的,是《博弈论》里的。
80年代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组织过一场博弈,邀请高校学者设计程序,用计算机来模拟200轮“多重囚徒困境”囚徒困境游戏,看看最后什么策略能胜出。
展开剩余73%用了多种游戏规则,最终胜出的就是最简单的策略,一个苏联计算机科学家写的“Tit for Tat”(以牙还牙)——
1、不管对方是谁,第一轮我都选择合作。
2、第一轮结束后,我就复制对方的做法。
几十年过去了,这逻辑现在还是特别好用。
人性这东西永远不会改变,如果你能明白并利用好它,你就会神清气爽,哪怕第一轮被辜负也不会有内耗。
因为你知道,你最终与那些走进第二轮、第三轮、第N轮的人,并肩而行。
02
再聊一聊,合作中常见的忌讳。
第一,忌黑洞。
别人辛辛苦苦帮你,你不要说回馈了,连基本的看到、肯定、感激都吝于给予。
平时不往人情账户里蓄水,用到时恨不得吃光抹尽。
视付出如无物,待人心如草芥,本质是一种自我中心与傲慢,多来几次,但凡在圈子里混得久些的、或手里有点儿资源的,都会绕路走。
第二,忌跪舔。
比如还没开始合作就将回报前置。
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,好处到手后的最大可能,是点燃贪欲:原本劳有所得,现在不劳而获。
当好处来得过于轻易,一些歪念头就这么生长起来了。
有的开始得寸进尺,觉得你这么大方、多占你些便宜又何妨。
有的索取得理直气壮,觉得反正是你主动给的,又不是我主动要的。
有的把契约精神当废纸,找各种由头合理化自己的不作为。
你以为你提前给予回报是诚意,其实是亲手埋雷。
未耕先赏,非为沃土,实则是腐蚀根基的毒液。
第三,忌他求。
无论你是别人邀请合作的一方,还是你找人合作的地方,一定要保留主体性。
说白了就是要认账。
你找人合作,人家是有选择权的,成年人谁也没有义务为你鞍前马后,求欢不成怒变黑,会让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帮你的人,瞬间闪退800里外。
别人找你合作也一样。
万一被错付也别心生怨怼,参考前面博弈论里的策略,将一切定格于此,把能量用在值得付出的人+事上、用在投桃报李上,把指望都放在自己身上。
这样的人生,不内耗不摩擦、万物顺流而过,善人善缘就更容易朝你靠近。
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,都有双向滋养的关系。
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
发布于:福建省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